据统计,目前国内运动自行车市场空间达150亿元,尚存数倍增长潜力。伴随滑雪渗透率的逐年提升,国内滑雪装备市场有望达到162亿元至270亿元。山地户外、冰雪运动、水上运动呈现井喷式发展,涌现一批健身休闲产业,“体育+休闲小镇”也因此为热门趋势。可以预见,未来徒步、滑雪、潜水、滑翔、运动自行车、马拉松等新兴运动项目注入小镇,成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首要选择。
事实上,自2014年10月国务院46号文件出台后,体育产业就不断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和产业示范基地等为依托,鼓励地方积极培育一批以健身休闲为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区。同年7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体育特色小镇是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载体之一,鼓励发展体育特色小镇对于体育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政策的密集出台,促进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体育消费爆发在即,“体育+旅游”的消费趋势将湮灭“专业式”体育和“观光式”旅游,“平民式”体育和“体验式”旅游渐成主流。随着我国消费者对体育休闲、体验旅游方式的关注与青睐,更多的旅游、文化、健康等项目元素融入体育产业,形成体育产业的新业态——体育特色小镇。
体育特色小镇基本原则
1、坚持突出特色。
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条件、体育及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和潜力等,选取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的体育健康产业领域,科学规划、有序建设,形成发展特色。
2、坚持惠民优先。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挥体育在健康生活方式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搭建健身健康融合发展新平台,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消费环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3、坚持市场主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鼓励采取多种模式开展特色小镇建设。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把握好建设节奏和进度,在规划编制、建设指导、项目培育、平台搭建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
4、坚持改革创新。
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鼓励各地在特色小镇建设中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在体育重点领域改革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方向
以体育健身服务;户外运动休闲;体育赛事活动;体育特色培训;体育用品制造;体育与健康、旅游、养老、文化、商贸、科技、互联网等相融合的产业领域这六个重点为大方向,打造相应的特色小镇。
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特色
1、以单项体育活动或赛事为核心
结合地理区位特征或地方体育产业特色,打造单项体育活动项目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链的体育类特色小镇。如新西兰皇后镇聚焦户外运动、法国沙木尼体育旅游小镇发展滑雪特色运动等。
2、体育产业融合新城区建设
创新一批体育类项目和设施带动小镇建设。特色小镇兼具除体育产业以外的文化、旅游、养生等其他功能,实现生态、环保、养生、宜人的属性。如北京丰台足球小镇、浙江银湖智慧体育产业基地等。
3、引入体育类企业建设运营
参与特色小镇建设企业根据既有资源优势,谋划体育类主题创新,定位体育和旅游等产业融合,集聚资源,组合项目,创新驱动,实现企业成长和体育小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河南嵩皇体育小镇、浙江德清莫干山“裸心”体育小镇等。
体育特色小镇主要类型
●体育休闲类旅游小镇:钓鱼、登山、滑板、骑马、保龄球、网球、羽毛球、游泳、溜冰、潜水、放风筝、划船、冲浪等;
●体育度假类旅游小镇:高尔夫、房车露营、滑雪等;
●体育探险类旅游小镇:户外探险、海底探险、沙漠探险、攀岩、滑翔、跳伞等;
●体育养生类旅游小镇:太极拳、瑜伽、保龄球等。
体育特色小镇工作措施与支持政策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明确建设要求,制定政策措施,开展跟踪指导,合力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省体育局将负责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的前期辅导、协调指导、动态监测、命名授牌和政策扶持。各省辖市体育局和县(市、区)体育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具有特色小镇雏形地区的引导,做好特色小镇规划、申报、建设等工作的指导、服务和管理,并协助省体育局做好年度动态监测和评估命名。各申报地区要建立实施推进工作机制,抓好规划和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和计划要求规范有序推进。
2、完善支持政策。省体育局将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作为重点扶持领域,以奖补方式支持特色小镇共建。对如期完成第一年建设任务,符合相应建设标准的,先行发放奖补资金总额的40%;经评估命名后,发放剩余60%的奖补资金。整合优化政策资源,在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与运营、体育赛事活动举办、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3、强化建设管理。列入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共建名单的地区,应当在年度建设期满以书面形式向省体育局报送特色小镇建设计划完成情况、投入完成情况、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和有关数据,涉及发展规划重大调整、年度建设计划变更等事项应及时向省体育局报告。对通过命名授牌的特色小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引导其做好后续建设和提升,持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欢迎一切与绿色建筑行业相关的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中标、技术研发、新品发布、从业经验、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创新思维的资讯或论文类投稿,本网网络部将择优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工作委员会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qcw-6688)、新浪微博、南京绿色建筑网、中国绿色节能网(www.zglsjn.com)、《节能观察》杂志上刊登。投稿邮箱:jngc@cnjcw.org
评论列表